2025年3月4日下午14:00,上海立达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蔡中奇,副校长祁焱华,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各二级学院领导,国际班导师等人员参与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祁焱华主持。
会议伊始,副校长祁焱华引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有关“提升全球人才培养能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表述,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及目的,并结合学校国际班教学现状,重点阐述了2025年本(专)硕直通人才培养的要点:语言教学关键是兼顾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成效,积极构建分层化、互动式、技术赋能的英语教学体系;专业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引入合作院校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业成绩与教学模式适应性上实现双重提升;通过设置文化适应与生活指导类、留学申请类、学术衔接类等模块化课程,助力学生实现海外升硕无缝衔接……
各二级学院院长立足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特点,结合海外合作院校申请要求、新质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纷纷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围绕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学生服务、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副校长祁焱华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提出后续工作的重点:持续发现、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梳理和高效利用各类国际化资源;组织海归教师与国际班导师的交流活动,持续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针对本(专)硕直通人才培养,形成“目标牵引-资源集聚-过程可控-成果可测”的闭环保障机制,确保本(专)硕直通项目既能彰显国际化特色,又具备扎实的落地可行性。
副董事长蔡中奇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上海立达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特别是本(专)硕直通国际班的教育教学,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了较好的人才培养基础。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要以前期的工作梳理为基础,以本次会议研讨达成的一致举措为依据,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及学生个性化需求,深入讨论并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要以“语言教学+专业教学+海外升硕无缝衔接”为主线,强化语言能力、学术素养、文化适应三大核心模块,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学校“全球化”战略。同时,他强调要做好学院之间的资源连接与共享,共同推动上海立达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事业的蓬勃发展。